融資8億,廣州一家傳感器公司IPO終止!
來源:傳感器專家網 發表于 2024/11/20
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金融政策的收窄,2024年以來,已有多家傳感器企業IPO終止。 11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告顯示,又有一家中國傳感產業鏈知名企業——廣州致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致遠電子”)IPO終止。 從上市信息看,致遠電子于2023年6月21日向深交所提交IPO申請獲受理,2023年7月18日獲問詢,并于2024年11月7日終止IPO審核,終止原因為“廣州致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本次致遠電子IPO的保薦機構

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預計融資金額達8億元。
中國工業物聯網巨頭,自研物聯網操作系統,凈利1.21億元,融資8億元投向何方?比亞迪是其TOP 5大客戶據致遠電子今年6月份提交的最新招股書介紹顯示,致遠電子成立于2001年:致遠電子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嵌入式板卡及模塊、CAN-bus 總線通訊類產品、測試測量分析儀器等產品的工業智能物聯企業,產品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智能制造、醫療設備等領域客戶,系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致遠電子是中國傳感及物聯網產業鏈知名企業,部分產品已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對國外產生的進口替代,具體來看,致遠電子三大業務線板塊有:公司的嵌入式板卡及模塊產品線包括信號隔離類產品、通信類產品、電源類產品、核心板、工控機、傳感類產品等,產品形態以板卡、模塊為主,集成于客戶的產品和設備中,為客戶提供數據采集、電源管理、數據通訊、邊緣計算等能力;CAN-bus總線通訊類產品線包括CAN總線接口產品、CAN總線數據記錄儀、CAN總線分析儀及以太網接口產品等,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動力電池廠商、新能源系統零部件廠商以及醫療設備、智能制造等領域,作為測試分析工具或用于客戶的產品和設備中;測試測量分析儀器產品線包括功率分析儀/功率計、示波器、示波記錄儀、可編程電源等,主要作為研發、測試、產線設備,為客戶提供測試、分析、診斷服務,從而以客戶為中心形成完整的產品矩陣覆蓋。公司CANFD總線接口卡、CAN總線分析儀、功率分析儀、示波記錄儀等部分CAN-bus總線通訊類產品、測試測量分析儀器產品已打破國外壟斷,逐步實現對國外廠商的進口替代。
據招股書顯示,三大業務板塊中,嵌入式板卡及模塊產品線近三年占比均超過40%,是致遠電子營收支柱,2023年度營收1.93億元;CAN-bus 總線通訊類產品線營收占比30%左右,為第二大產品線,2023年度營收1.54億元;測試測量分析儀器產品線占比20%左右,2023年度營收1.23億元。 主要財務指標方面,2021-2023年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41,460.67 萬元、48,451.54 萬元和 47,731.37 萬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 12,586.98 萬元、15,758.05 萬元和12,090.00 萬元。 總體上看,致遠電子營收呈上升趨勢,其中2023年營收略有下滑,招股書稱受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下游行業需求景氣等因素影響,且2022年度CAN-bus總線通訊類產品線、測試測量分析儀器產品線收入增長較快。 本次IPO中,致遠電子擬向社會公眾公開 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不超過 2,000.00 萬股,擬募集資金為8億元,將投入到新一代工業智能物聯產品研發項目 、EsDA 平臺升級研發項目、制造中心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致遠電子是國內少數自建物聯網操作系統及開發生態的中國物聯網企業,其物聯網生態稱為EsDA生態(Embeded system Design Automation,嵌入式系統設計自動化技術生態),包括AWorksLP 物聯網實時操作系 統、AWStudio 嵌入式應用可視化開發平臺、AXPI 資源管理平臺、AWTK GUI 引擎及ZWS物聯網云平臺等自研技術平臺: 目前,致遠電子的產品已進入比亞迪、寧德時代、陽光電源、天地科技、魚躍醫療等知名行業客戶供應鏈體系 ,其中,近三年,比亞迪均是致遠電子前五大客戶之一。 此外,致遠電子前五大客戶還有北漢科技、微丹電子、京東數智工業、旭儀科技等。 采購方面,致遠電子采購原料來自NXP、TI、ADI、ISSI、XILINX、納芯微、思瑞浦、瑞芯微、復旦微、興森科技等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廠商或其代理商。 致遠電子主要采購產品為集成電路,前五大供應商涵蓋多家知名電子元件分銷商,包括文曄科技、信和達電子、云漢芯城、中電器材(中電港)等。 實控人夫婦IPO前夕已協議離婚,三輪問詢,獨立性等多個問題被審議 據招股書股權結構顯示,目前致遠電子實控人為周立功、陳智紅,二人合計占據,持有發行人 76.96%的股權,為發行人控股 股東、實際控制人,致贏投資、立功科技、廣州求遠系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 其中,周立功、陳智紅直接持有發行人 35.81%、 31.84%的股權,通過持有致贏投資、立功科技、廣州求遠的股權而間接持有發行人 2.68%、6.63%的股權。 此前,周立功、陳智紅二人系夫婦關系,于 2022 年 3 月 2 日協議離婚,但通過簽署《一致行動協議》,保證了公司控制權結構的穩定性。 值得關注的是,致遠電子曾是立功科技的全資子公司,立功科技于1999年成立,2020年7月立功科技沖擊上市,后撤回IPO申請。2022年5月,經股東一致同意后公司正式變更為現今的“廣州致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7月,致遠電子從立功科技進行剝離。此后,致遠電子由立功科技的子公司,轉變為關聯公司。致遠電子正式作為一家獨立實體后,開始了向創業板市場的沖刺。
2023年6月21日,在與前母公司脫離未滿一年的致遠電子首次披露招股說明書,擬于創業板上市。
正因為致遠電子的這段歷史,其獨立性問題成為致遠電子本次IPO多輪問詢中都被問到的核心問題。 關于致遠電子的獨立性問題,深交所問詢了關聯交易情況、無償受讓立功科技專利情況、任職人員交叉、公用OA系統等多個問題。 其中,無償受讓立功科技專利方面,回復函中介紹,2021 年 1 月,公司與立功科技簽署了轉讓協議,立功科技將 16 項專利、22 項軟件著作權及 6 項商標無償轉讓給發行人,這些專利基于致遠電子的部分技術積累而形成的通用技術成果,對致遠電子的經營起輔助銷售的作用,對于發行人及立功科技生產經營的重要性程度均較低,因此,無償轉讓對價合理,具有商業合理性和必要性。 任職人員交叉方面,致遠電子認為,該部分人員從立功科技調整至致遠電子后,雙方已不存在人員交叉任職的情形,且該部分人員主要從事致遠電 子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工作,其形成的研發成果歸屬于致遠電子。 保持高研發投入的國產傳感&物聯網產業巨頭,時機未到下的主動撤回作為國產傳感及物聯網產業鏈的優秀企業,致遠電子本次IPO,如同此前多家傳感器企業一樣,受到了經濟大環境和金融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困擾。 在招股書的重大事項及風險中,提及產品技術迭代與創新風險、報告期前期關聯交易規模相對較大的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國際貿易摩擦帶來的個別原材料供應風險、關于實際控制人控制權穩定的風險。 其中,前期關聯交易規模相對較大、實際控制人控制權穩定等問題如前文所述。 此外,在中信證券的保薦書中,亦提及核心技術失密、核心人才流失、毛利率凈利率下滑等風險問題。 致遠電子注重研發,其研發團隊由董事長、總經理周立功直接負責,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7.61%、17.76%和20.74%,平均18.7%,保持在了業內較高水平。致遠電子已經構建了底層平臺與具體產品技術 相結合的技術體系,并可以提供 ZWS 物聯網云平臺服務,形成從底層到應用的完整的工業智能物聯技術體系,其技術實力處于國內先進水平,部分產品實現對國外廠商的進口替代,在業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來自深交所的第三輪審核問詢函在今年3月份發出,而隨著市場和環境的變化,致遠電子選擇了主動撤回IPO申請。 從脫離立功科技獨立上市,到2023年6月IPO申請獲受理,經歷三輪問詢,本次致遠電子的IPO之旅畫下并不圓滿的句號,時機仍然未到。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謝謝!
首頁 | 企業簡介 | 聯系我們 | 常見問題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
copyright©2007-2010,sensorway.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070238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