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通證券:六維力、MEMS傳感器具發展潛力 國產廠商有望借助人形機器人契機實現彎道超車
- 來源:智通財經 發表于 2024/8/6
海通證券發布研報稱,在人形機器人中,較為重要的幾種傳感器有力矩傳感器、觸覺傳感器、IMU、視覺傳感器等。六維力傳感器領域,國產廠商有望借助人形機器人契機實現彎道超車。未來隨著需求提升,以逐步向半自動化方向發展,六維力傳感器成本有望下降的空間較大;MEMS慣性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有望在人形機器人中發揮重要作用,MEMS壓力傳感器市場規模大,海外廠商占據主導,國內廠商仍有發展潛力。
感知是人形機器人控制和執行的前提。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感知層的傳感器是軟件控制和硬件零部件的橋梁,是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接口,是實現具身智能的關鍵。在人形機器人中,較為重要的幾種傳感器有力矩傳感器、觸覺傳感器、IMU、視覺傳感器等。
六維力傳感器:國產廠商有望借助人形機器人契機實現彎道超車,降本空間較大。1)六維力/力矩傳感器:作為機器人與操作對象交互時測量力/力矩的傳感器,為機器人的力控制和運動控制提供必要的力感知信息,對機器人完成復雜、精細作業任務,實現柔順化、智能化操作起到關鍵作用。2)市場空間:隨著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與普及,六維力傳感器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有望打開。根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六維力傳感器市場規模為2.39億元,同比增長52.04%,預計到2027年,中國六維力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5億元,復合增長率超過45%。3)技術壁壘:六維力傳感器的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復雜的結構設計、精密的制造工藝、高標準的標定校準流程以及先進的數據處理和解耦算法上,目前國內廠商和海外廠商(ATI等)有較大差距,但有望借助人形機器人契機,實現彎道超車。4)降本空間:海外六維力傳感器從幾千塊錢到幾萬元、十幾萬不等,成本主要來自于應變片、人工成本及前期的研發,且多為定制化生產。此外,前期投資和維護成本高,也是六維力傳感器自動化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未來,隨著需求提升,以逐步向半自動化方向發展,六維力傳感器成本有望下降的空間較大。
MEMS慣性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有望在人形機器人中發揮重要作用,國內廠商仍有發展潛力。1)MEMS慣性傳感器主要包括陀螺儀、加速度計、IMU等。IMU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至關重要,其提供了關于機器人身體各部位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方向的實時信息,不僅提高了機器人的性能和效率,還增強了其與人類和環境的互動能力。根據Yole,2021年全球MEMS慣性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為35.09億美元,預計2027年達到49.43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到6.39%。競爭格局方面,全球MEMS慣性產品市場份額集中在Honeywell、ADI、Northrop Grumman/Litef等行業巨頭手中,CR3合計占有50%以上的份額。2)MEMS壓力傳感器在內部壓力檢測、觸覺反饋等方面或扮演重要角色。若MEMS壓力傳感器采用柔性材料,便能夠實現更加靈活和適應性強的傳感解決方案;MEMS工藝也或是實現六維力傳感器另一方向,并有望通過自動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MEMS壓力傳感器市場規模大,海外廠商占據主導。MEMS壓力傳感器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7.63億美元增加至2021年的20.04億美元,預計將于2027年增長至26.24億美元。競爭格局方面,三大壓力MEMS廠商博世、TE Connectivity和英飛凌占據約全球50%的市場份額。
投資建議:傳感器是人形機器人實現具身智能的重要核心零部件之一,國內廠商和海外巨頭仍具有較大差距。目前布局量產六維力傳感器上市公司較少,建議關注:柯力傳感(603662)、昊志機電(300503)、東華測試(300354)等,非上市公司建議關注:宇立儀器、坤維科技、藍點觸控、鑫精誠、海伯森等。MEMS傳感器布局上市公司較多,建議關注:芯動聯科、敏芯股份、星網宇達(002829)、康斯特(300445)等。
風險提示:技術迭代風險,市場競爭加劇,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度不及預期,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