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轉型中,傳感器市場正在掀起物聯網浪潮
- 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表于 2020/8/24
傳感器市場是受到大流行打擊最嚴重的技術領域之一。由于礦物燃料和內燃機的減少以及現有傳感器技術的商品化,這進一步模糊了汽車傳感器市場的面貌。
IDTechEx在對Covid后傳感器市場的調查中總結道:“傳感器業務處于動蕩之中。”
問題在于成本,而不是需求。例如,陷入困境的汽車制造商需要可以使用的所有LiDAR傳感器,但單位成本仍然很高。
相反,新興市場(如生物傳感器,如葡萄糖監測儀)的批量生產似乎是擺脫傳感器行業當前困境的一種方式。IDTechEx還看到了將傳感器集成到市政供水和電網中的新興市場,這也許可以抵消能源行業的下滑。
實際上,傳感器技術的創新正在發展。市場分析師估計,已針對汽車雷達,LiDAR,生物傳感器以及印刷和柔性傳感器等領域的應用授予了80多項新專利。日本名列前茅,占16個頂級專利接受國的四分之三。三星電子是前五名中唯一的非日本公司,依次為佳能,豐田,松下和東芝。

(來源:IDTechEx)
同時,作為物聯網部署中的節點安裝的邊緣傳感器被視為大數據生成器。一旦寬帶,低延遲的5G網絡推出,傳感器網絡有望普及。
其中包括市政供水網絡和廢水處理廠。IDTechEx預測,到2030年,僅水管網絡的傳感器市場就可能超過35億美元。
有線自來水廠可能會產生大量新數據。該市場追蹤機構在8月中旬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收集有關水管流量的數據,可使公司迅速確定需求增加的地區,從而降低水管的壓力。” “公用事業公司可以將其使用情況數據與當前事件相關聯”,并可能使用這些數據在危機發生之前進行預測。
使預測分析成為現實所需的傳感器技術包括壓力測量設備,流量計,聲發射(也稱為泄漏)以及溫度和化學傳感器。后者可以跟蹤pH值和痕量金屬等指標。
此外,市政水管理人員可以采用芯片制造商目前使用的相同傳感器技術來監視微量元素的供水。
IDTechEx指出,那些傳感器的升級將增強當前的系統,例如用于跟蹤水消耗的智能水表。
-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謝謝!















